学习指南
当前位置:首页 - 弟子规读书会课程复讲
 
 

《细讲弟子规》第24集课程复讲

陈红学长

  
尊敬的各位老师、学长,您们好!第24集的学习报告如下:

学习提纲:
  1、人之初,性本善及孩子行为偏颇的根原?
  2、宽转弯,勿触棱:
  3、执虚器,如执盈,入虚室,如有人。
  4、事勿忙,忙多错,勿畏难,勿轻略。


学习内容:
1、人之初,性本善及孩子变坏的根原?
蔡老师提到他以前带过的一个行为偏颇的孩子,后来在他真诚关怀下,短短几个月的时间转变很大,成绩也明显提升,当班长也当得很好。所以确确实实印证了“人之初、性本善。”孩子变坏的原因,是内心空虚。为什么会内心空虚,因为他感到没有人真诚爱护和关怀他。


  2、宽转弯,勿触棱:培养孩子的存心要恭敬和谨慎,这样出意外的可能性就会降低。当然不仅指开车,一切时、一切处都要抱持恭敬和谨慎的态度。比如象蔡老师说的:上台讲课以前,他都要照一下镜子,避免头发翘起来就不好了。


  3、执虚器,如执盈,入虚室,如有人:A、执虚器,如执盈,就是拿比较轻的东西,也要很小心,不可轻忽。否则很容易破碎掉了。比如一些高科技的产品,虽然很轻,但价值都很高,如果拿得很轻慢,一不小心摔坏了,可能一个月的薪水就泡汤了。所以要从生活细节处去提醒自己处处要小心谨慎。B、入虚室,如有人,这是教人要有“慎独”的态度,做人要保持一贯性,不可说一套,做一套。还有一层意思就是避嫌。【例子一】,有个老师教育学生不要随地吐痰,可是有一次自己看四下无人就吐了,突然后面传来声音说:“老师,你怎么可以吐痰”?结果这位老师非常惭愧。做人保持一贯性,人会越做越轻松。【例子二】,有位老师平时对学生很凶,总是骂学生,一次学校安排他做教学演示,就是请全校甚至外校的老师来听他的课,他那天对人非常和颜悦色。结果所有人都感到很不舒服。【例子三】孩子们爬山的时候,通常会大吼大叫。蔡老师就会引导他们说,这座山的主人是山上的树木以及动植物。那我们是客人,我们客人到主人家去,可不可以大声喧哗?这样会影响到它们的安宁。还有声音的音波还会震动石头。孟姜女哭倒万里长城虽然有些夸张,但确实假如有块石头比较松了,可能你一大声,那个音波就把石头震落下来也说不定。所以要谨慎。【例子四】蔡老师的一个朋友小时候到同学家去玩,主人在厨房忙,他就到房间四处参观。后来发现主人房间有笔钱不见了,隔天同学就指着他说是他偷的。同学都给他贴标签。所以他也是百口莫辩。因为也没有办法证明自己没拿,确实自己在房间呆了一段时间。所以要学会避嫌。《常礼举要》有讲:瓜田不纳履,李下不整冠。《弟子规》也说:将入门,问孰存,将上堂,声必扬。进退的分寸要懂得。


  4、事勿忙,忙多错,勿畏难,勿轻略:“忙”就会乱,对治乱的方法就要缓。因为缓可以免悔,退可以免祸。这里要和谨的教诲结合起来讲。“动物归原、物有定位”,比如我们洗澡用的莲蓬头,用过后要把它调成水龙头的位置,不然下次别人用的时候,可能就会尖叫一声,衣服被淋湿了。给别人造成麻烦。再有,我们外出时,要检查一下家里的水、电、煤气是否关好,以免造成无畏的浪费。【例子一】蔡老师有一次家中停电,为了测试电就按了热水器的按钮。结果忘记按回来了,后来出去演讲了三个小时,回来后发现已经来电了,水龙头就一直在流水,内心很难受,因为自己一不小心的疏忽,浪费了不知多少水资源。对治乱的方法,可以用记事本做记录,比如别人交待做哪些事,就登记在记录本上,做了,就打勾,还没做到的,就可以随时起到提醒的作用。【例子二】卢叔叔的女儿小学一年级的时候,有一次作业薄落在家里了,就打电话给爸爸让他给送到学校来,卢叔叔说跟她说,你自己犯错,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,该处罚就处罚,就把电话给挂了。女儿下课回来,卢叔叔就问她,被老师骂了?挨处罚了?她点点头,这时卢叔叔施恩惠就和他女儿讲,爸爸教你一个方法,保证下次不会被罚。你拿一个记录本,把明天要上的课通通记录下来,哪些课本放到书包里了,就打勾。全部放好了,保证你睡个好觉。所以孩子犯错往往也是教育她的好时机。我们切不可意气用事,丧失了教育的时点。对待事勿忙家长也要做好榜样。【事例三】蔡老师提到他十多岁的时候坐父亲的车,父亲总是说“干嘛要赶呢?也不差那五分钟。”而且开车从不按喇叭。当蔡老师长大了也开车了,每当想开快的时候,就会想起了父亲的话。勿畏难,勿轻略:就是面对困难不要害怕。《中庸》有提到,人家一次就会了,我们百次也要把它学会,人家十次学会了,我们千次也要学会。【事例一】蔡老师要走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道路时,他的父亲就和他讲,教育不好做,让他考虑清楚。蔡老师就给父亲分析说,中国历史上贡献很大的人,象孔夫子,他没有钱也没有权。但是他成为了一位圣人。受人尊重。还有他的老师释净空教授,也是没有钱和权势,但也把中国文化弘扬到全世界去。所以一件事情的成败,不在于外在的东西,而在于自己是否有一颗真诚的心。他父亲又和他讲,教育要百年大计,蔡老师就说,我们不抱持这一生能让传统文化开花结果,只要在我们这一代不被断掉就好了。后来蔡老师就去澳洲学习,当时就有两个愿望,一个是能遇到传统文化方面的好老师,一个是旁边能有个好的长者时刻提醒自己。结果到了澳洲就遇到了正在讲《德育故事》的杨淑芬老师,旁边坐的就是后来给他很多帮助的卢叔叔。是蔡老师这颗真诚心感来的境界。所谓心是能感,境界是所感。【事例二】杨老师带蔡老师去海口教学,一个星期后到山东曲阜拜孔老夫子。当杨老师看到孔庙都被破坏了,赞颂孔夫子的墓碑也被破坏了时,就想到中国文化已经败丧得很严重了,就说:“我们不得不做了。”就决定去北京建一个全球的公益网站,大方广公益网。并让蔡老师一个人回海口。而且告诉他眼下就一个目标,先讲三百场。蔡老师本打算跟在杨老师后面好好学习的,结果要一个人面对了,而且还举目无亲。蔡老师没有畏惧困难,从第一场面对三百个老师,到后来只要有机会就去演讲。一点一点被训练出来了。一个主题从最初讲8个小时到后来讲40个小时。所以人确实有很大的潜力。只要不断的训练自己。而且在这个过程中,蔡老师也深刻体会到,只要你有一颗善念,自自然然就会有很多的助力接踵而至。


经典句:
  1、人之初,性本善。
  2、宽转弯,勿触棱。
  3、不经一事,不长一智。
  4、执虚器,如执盈,入虚室,如有人。
  5、慎独
  6、瓜田不纳履,李下不整冠。
  7、将入门,问孰存,将上堂,声必扬。
  8、事勿忙,忙多错。
  9、置冠服,有定位,勿乱顿,致污秽。
  10、动物归原,物有定位。
  11、勿畏难,勿轻略。
  12、人一能知,己百知。人十能知,己千知。 
  13、虽愚必明,虽柔必强。
  14、舜何人也,予何人也,有为者亦若是。
  15、士不可以不弘毅,任重而道远。仁以为己任,不亦重乎?死而后已,不亦远乎?
  16、岂能尽如人意,但求不愧我心。
  17、理得心安。
  18、天道无亲,常与善人。
  19、德不孤,必有邻。
  20、信为道元功德母,长养一切诸善根。
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末学:陈红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012、8、23

 
 
感恩学长的分享!
注:以上修学报告由弟子规公益网读书会学长自行录入,弟子规公益网不作任何润色。

如何从其他学长的分享中受益?
   《礼记·学记》曰“相观而善”,善学者是“见人善,即思齐,纵去远,以渐跻,见人恶,即内省,有则改,无加警”,这样才能受益。
   

返回  

 
 

弟子规线装书

蔡礼旭老师主讲细讲弟子规  弟子规力行表在线测试  背诵弟子规联系考试测试题  

深圳弟子规公益网   关于弟子规公益网站